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经营体制逐渐灵活,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原来以单一形式存在的百货商场和供销社无法适应群众的生活需要。随着市场的进步,城市和农村开始出现 小卖部 。
由于当时零售业还未真正起步,但是人们对生活用品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乡村 小卖部 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时间, 小卖部 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超市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被广泛复制,落后的 小卖部 经营体制逐渐被先进的超市制度所取代,乡村 小卖部 开始逐渐步入了衰退期。
随着外资零售巨头和本土大鳄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下沉,同时型零售企业也开始将触角延伸到各个乡镇和村落,乡村 小卖部 的生存空间愈显狭小。
从当年的“地头蛇”渐渐沦落为“丧家之犬”,除了外在因素外,一个内在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小卖部 的商品目前一部分还是手工作坊的产物,其质量不敢恭维,特别是一些食品类商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渐渐远离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面对如此窘境,生存在狭隘里的 小卖部 该何去何从?其实,令诸多 小卖部 的店主稍感欣慰的是,虽面对各方面的冲击,但他们面前并非无路,因为他们自身的优势依然存在。由于他们一般都是用自己家的房子,所以不需要叫租金;由于规模小,也不用聘用人员;当今部分农民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单纯追求便宜的层面上,这就奠定了短时间相比大超市,物价更低廉的 小卖部 不会失去固定的客户群;再者,大超市进驻到乡村均会有一个适应期,加之大超市开始选址基本在大的乡镇上,不可能遍及偏远村落,所以说 小卖部 还是有一定生存空间的。
不过,虽说生存空间尚有,但据业内人士估计,乡村 小卖部 也就能抗争3至5年的时间了。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兼行业信息与研究部主任杨青松的话说,“大超市下沉到农村,对农村 小卖部 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目前,摆在 小卖部 面前的有2两条路,要么缴械投降,要么俯首称臣。以此看来,大超市对 小卖部 已经比较“仁慈”了,起码没有逼得他们无路可走。山西金虎便利进驻乡村的模式就分为2种,一是直接开设新店,二是让一些现存的 小卖部 挂牌加盟。
生,就是选择加盟大型连锁超市。这种情况下,商品要有所加盟超市统一配送。既然自己无力混迹江湖,跟着大佬混口饭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死,则是在愈来愈小的生存空间里拼命挣扎,直至一命呜呼。
不过从整体大局来看,大型连锁进驻农村而取代 小卖部 对农村商品的流通和价格体系的调整还是会带来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乡村小卖部: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2024-02-14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