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划
做品牌就是做文化
2024-02-29  浏览:23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的商业社会已经从产品竞争发展到 品牌 竞争的阶段。现代企业也越来越重视 品牌 , 品牌 成为被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字眼。在中国你开一家工厂就是 品牌 ,组了个团队就是 品牌 ,产品销量更大是 品牌 ,这些都没有错。但真正的 品牌 到底是什么?虎跃营销的价值观认为:“做 品牌 就是做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驱动力,也是一个 品牌 的驱动力,一个 品牌 能否成功或者说能走多远,不单单依靠企业的经济实力,而是看你 品牌 有没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文化是最好的 品牌 顾问

现今中国企业对 品牌 有很大的迷失,认为 品牌 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做广告创意就是做 品牌 、销量大就是 品牌 、 品牌 就是名牌,这一切的迷失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迷失,没有找到建设 品牌 的关键要素。

营销是企业的一部分,企业是行业的一部分,行业是经济的一部分,经济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需求及标准,需求标准决定 品牌 定位,做 品牌 就是做文化。

“做 品牌 就是做文化”,有些人可能会想做文化很简单,找到一个文化与产品捆绑起来,传播出去就行了。但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所谓“做 品牌 就是做文化”不是对文化的盲目追随,而是要东西社会流行文化,提炼找到产品与消费者头脑中共同的“文化因子”形成共鸣,最终以产品为载体引领流行文化。

文化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通道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逆转, 品牌 必须直面现实,你的 品牌 属于消费者,必须与消费者积极交流。如何让你的 品牌 与消费者交流,这时候文化成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可口可乐、褚橙通过对“文化”的挖掘与运用,不仅打开了市场更是与消费者建立了亲密的 品牌 关系。

可口可乐今夏推出昵称瓶,改变了其经典包装,加入了“文艺青年、吃货、白富美、天然呆”等新元素。可口可乐正是将互联网时代的族群文化融入产品中,在不改变产品本身的情况下,却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从某些角度来讲,相当于延展了其产品线。

褚橙今年推出了一个视频系列"褚时健与中国青年励志榜样"。在这系列片子里,蒋方舟、赵蕊蕊、花总丢了金箍棒、三国杀黄凯、嘀嘀打车张博等等80后名人相继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致敬褚时健,优酷点击超百万。褚橙这一系列短片击中整个80后的泪点,从垮掉的一代到承担的一代,将这一代人的奋斗精神融入 品牌 之中,引起了80后乃至90后的强大共鸣。褚橙用 品牌 来纪念一代人的奋斗史。

文化与 品牌 如何嫁接

今天整个世界的已经改变,信息开始逐渐碎片化;人们思想的百花齐放,小众文化开始崛起;人们开始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形成一个个族群。在这种环境下,文化如何与 品牌 进行嫁接?

产品是 品牌 的载体, 品牌 存在于消费者脑中。在嫁接文化与 品牌 时,要从产品和消费者两个要素去考虑。有的产品本身就承载着一种文化,比如:茶叶。有的产品本身不具有文化特质我们需要从目标消费群体中挖掘共性的文化,比如:服装。最后,我们挑选出来的文化必须能承载起产品,还能深入消费者头脑中。

结语
做 品牌 就是做文化, 品牌 只有注入文化才能与消费者更好的沟通, 品牌 只有注入文化才能与竞争 品牌 形成区隔, 品牌 只有注入文化才能更加节约传播成本。只有 品牌 具有了触动消费者内心的核心价值观时,才能引发消费者共鸣,一个 品牌 才能真正的活在消费者心中。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