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划
黄光裕事件会不会演变成国美的全面危机
2024-03-03  浏览:27
作为多次登上胡润排行榜的首富, 黄光裕 这一财富名人本来就有放大作用,再加之是“被拘”这一敏感字眼推波助澜,一时间,“ 黄光裕 被拘”成为大小媒体最畅销的话题。作为危机管理专家,我有些担忧, 黄光裕 事件会不会演变成国美的全面危机?

从11月21日,香港几家媒体就放出了“ 黄光裕 被拘查”的风声,随后大陆媒体也陆陆续续报道, 黄光裕 、国美逐渐成为媒体的头条,“ 黄光裕 为什么被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令人不解的是,国美对 黄光裕 事件一直拖拖拉拉、遮遮掩掩,始终没有出现一份权威性的声明,告诉人们 黄光裕 为什么被拘。直到,11月24日,国美才做出首次回应,称 黄光裕 是国美的发起者和大股东,但不是国美的全部,因此“ 黄光裕 被调查”的传言不会对国美电器的运营造成影响。

在危机公关中,企业的危机公关讲究速战速决,即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危机做出反应,展开危机处理,有效控制危机蔓延,力图将危机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稍有迟缓,分秒间溜走的不仅仅时间,还有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和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黄光裕 被拘的消息一见报端,国美就应该积极进行危机公关。

在中国,人们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商业共识,企业家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共荣辱,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企业家个人品牌也是企业品牌的一部分。当 黄光裕 出现个人危机时,其危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会传递到企业。当企业家遭遇个人危机时,企业的明智之举时尽快建立防火墙,避免chaoshi168.com企业家个人危机蔓延到企业中。

2004年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在代号为“虎山行”的行动中,拘捕了“涉嫌盗取公司资金”的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当晚,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就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并在深圳创维大厦紧急约见媒体。同时,还于12月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报会,告诉人们创维整个集团的各项事务一切运转正常,不会因此受到不良影响。由于创维决策层的快速反应,创维躲过了被“黄宏生被拘”牵连这一劫。

但是,当有关 黄光裕 被拘的传言四处蔓延时,国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澄清,即使以后发布公告,也是含糊其辞,没有给人们一个准确的交代,给鼓里的媒体随意发挥甚至以讹传讹的机会。像“据传, 黄光裕 涉嫌行贿”,“据知情者提供情报, 黄光裕 操纵股市”这样的猜测随处可见。如此以来,人们很容易把 黄光裕 被拘定义为国美遭遇危机,国美很难独善其身。

遇到危机时,你不可以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看法。而改变看法,真诚沟通是不二法门。而且,态度决定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沟通的态度决定沟通的成功率。国美蒙混过关式的沟通方法,只能会加剧媒体对企业的狂轰滥炸,使国美诚信度大大降低,不但消费者对国美心存疑虑,投资者也会因为不清楚被调查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而成为惊弓之鸟。

受 黄光裕 事件的影响,国美、ST金泰、中关村都陆续停牌。可见, 黄光裕 被拘事件的影响力已开始发酵。若国美仍然“欲说还休”,不与 黄光裕 事件撇清关系,会不会受 黄光裕 事件牵连而陷入危机漩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