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飘柔、潘婷、汰渍、舒肤佳等众多宝洁公司的产品广告中,我们很容易在最后看到:“宝洁公司,优质产品”或“宝洁公司美化你的生活”的字样及“P&G”的标志,其实,这就是担保 品牌 战略(也称为背书 品牌 战略)的运用。
担保 品牌 战略是指企业 品牌 出现在产品广告或包装的不显著位置,告诉消费者该企业是产品 品牌 的制造商或核心技术与元件的供应商,对独立的产品 品牌 起到背书、担保或支持的作用,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形象一点说,就是产品 品牌 在聚光灯下,企业 品牌 在背后“托”着它,为产品 品牌 “托”出一个独立的舞台。
担保 品牌 战略主要是通过企业 品牌 在一定领域内的信誉及影响,向消费者担保承诺其旗下产品 品牌 在品质、技术、信誉上的可靠性,使消费者感觉到既然产品 品牌 系出名门,其品质自然有可靠的保障,从而增强产品 品牌 的权威感,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特别是当企业的新产品 品牌 推入市场时,担保 品牌 战略更能打消消费者对新 品牌 的陌生感,使新 品牌 迅速占领市场。当然,担保 品牌 战略中,企业 品牌 同产品 品牌 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产品 品牌 的不断传播宣传会反哺企业 品牌 ;相反,如果被担保的产品 品牌 遭遇不测,也会祸及企业 品牌 。
万豪(Marriott)酒店在推出家庭公寓式酒店或房价便宜的酒店时,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在第2、3种模式中,万豪用“Marriott”在背后支撑着子 品牌 “Residence Inn”、“ FAIRFIELD”,将万豪 品牌 的信誉及影响引入到新的子 品牌 中来,同时,又彰显子 品牌 的不同特色。如果一个高层白领公务出差,就可以入住万豪的传统商务酒店,如果他携家带口自费出来游玩,对价格比较敏感,就可以入住万豪的“Residence Inn”或“ FAIRFIELD”。
通用汽车公司也采用担保 品牌 战略,我们在别克的电视广告最后常常看到“别克——来自上海通用”的字幕,在迪拉克、别克、欧宝、雪佛莱等汽车的车尾也能看到“通用(GM)”的字样。
可口可乐旗下的所有产品包装上都标有“可口可乐荣誉出品”一行字,甚至非软饮品及非即时饮品也有,使可口可乐的光芒为旗下不同产品增辉。联合利华、花王等企业也都采用担保 品牌 战略。
本土 品牌 中,上汽推出了中高档汽车荣威也采用了担保 品牌 战略。上汽特意为荣威设计了一款贵族气十足的标志,醒目的“荣威”标志镶嵌于汽车车头和车尾的中央,突出其独特的 品牌 个性,在车尾左下侧标注了“上海汽车”的字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实施担保 品牌 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企业 品牌 应该具有很大的 品牌 价值,拥有较高的 品牌 知名度、美誉度,能惠泽旗下的产品 品牌 。实施担保 品牌 战略的企业比如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五粮液等都是叱咤风云的知名企业。
2、企业 品牌 只起到让消费者信任的作用,驱动消费者购买的重心还是产品 品牌 ,所以企业 品牌 很少与产品 品牌 连在一起亮相,而一般是隐在角落最后出现。
3、企业 品牌 如果同产品 品牌 的个性内涵相距甚远,则不适宜采用担保 品牌 战略。例如,当一个过去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推出高档产品 品牌 时,即便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也不宜采用担保 品牌 战略,因为企业 品牌 的联想非但不能担保和支持高档 品牌 的推广,相反还会稀释高档 品牌 的纯正血脉,这种情况下应该割裂或淡化产品 品牌 同企业 品牌 的关系。
例如,宝洁公司在推广洗发水、洗衣粉等 品牌 时采用担保 品牌 战略,但推出高档化妆品 品牌 SK-Ⅱ时,却是让SK-Ⅱ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出现,刻意淡化了SK-Ⅱ同宝洁公司的关系。赫莲娜、兰蔻、碧欧泉都是欧莱雅公司的高端 品牌 ,但在它们的宣传中,我们却很难看到欧莱雅的身影。
又如,1989,丰田公司年在美国推出了高档豪华车雷克萨斯,为了不让丰田在美国消费者心中“廉价、低档”的 品牌 形象连累雷克萨斯,雷克萨斯在美国有独立的渠道、独立的专卖店,并且在雷克萨斯的广告及车身上隐去了丰田公司的标记,甚至长期不在日本本土销售,直到十几年后才开始“出口转内销”销往日本。1999年起,雷克萨斯在美国的销量超过宝马、奔驰,此后6年连续摘得豪华车销量第一的桂冠。
其实,国际上许多轿车公司推出高档汽车时,都采用了独立的新 品牌 名,本田的高档车为阿库拉,宝马收购劳斯莱斯依然保留它的独立性。这些汽车公司之所以要保持高档车 品牌 的独立性,就是怕原有的中档车 品牌 形象对高档车产生不利影响。
反观自主 品牌 汽车的高端化之路,在推出高端 品牌 汽车的同时,总是不忘高调宣传低档的母 品牌 形象。例如,吉利推出旗下的中高端 品牌 帝豪,“吉利”赫然标柱在帝豪车尾,面对吉利挥之不去的廉价车印象,消费者能真正感受到帝豪高贵的品味吗?
又如,2009年,奇瑞推出中高端 品牌 瑞麒。在售价18.98-25.98万元的瑞麒G6车尾,也不忘高调镶上“奇瑞汽车”的字样,而且售价4万左右的瑞麒M1也积极共享着“瑞麒”。瑞麒到底是中高端 品牌 还是低端 品牌 ,令人雾里看花!也难怪奇瑞的中高端汽车瑞麒G5、G6车型几乎无人问津。
……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自主 品牌 车企推出的高端车时,在其车身及广告宣传中,母 品牌 和高端子 品牌 都如影随形,有的甚至还简单沿用母 品牌 。也许自主 品牌 车企太想用母 品牌 的影响力支持新推的高端汽车了,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母 品牌 在消费者心中是“低档、廉价”的形象,而且已经根深蒂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其实,自主 品牌 车企推出的高端 品牌 时,应该借鉴雷克萨斯、奥迪等国际 品牌 的成功经验,让高端的子 品牌 和母 品牌 相互分离,最好不要让消费者知晓它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