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征战资本市场失败的 郎酒 ,如今再次表示2019年上市。2月6日, 郎酒 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2016年 郎酒 集团将与酒有关的产业全部整合到四川 郎酒 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做准备。据悉,2002年、2010年, 郎酒 曾先后两次谋求上市,但最终却均以失败告终。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上市相比, 郎酒 目前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是能否成功达成跻身百亿俱乐部的目标。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 郎酒 销售收入达到58亿元,2011年、2012年均突破百亿。然而因政策形势与此前掠夺式渠道扩张,导致库存高企, 郎酒 抗风险能力极弱,2013年集团业绩迅速滑落,萎缩至82亿元。业绩一路下滑的同时, 郎酒 高层也动荡不安。2012年底,汪俊林卷入当地的一起案件,被要求协助调查。在消失近两年后,2015年汪俊林回归,迅速对 郎酒 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整合四川 郎酒 股份有限公司、清理产品线、提出重回百亿的目标等。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指出, 郎酒 有实力回升百亿销售额,毕竟曾经实现过这样的目标,但依靠目前逐渐老化的产品线,两年内实现此项目标并不容易。
三谋上市
春节刚过,一向低调的 郎酒 表示将再战资本市场,酝酿近十年的上市计划正式亮出。2月6日,汪俊林在向泸州市市长汇报工作时表示,经过2015年与2016年的调整,运营白酒产业的 郎酒 股份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革,2017年将进一步规范股份公司运作,预计2019年上市。产能建设方面,按照公司规划于2020年完成所有建设,将能满足白酒200亿-400亿元的年销售量。
这已然是 郎酒 第三次向资本市场进发。2002年,汪俊林通过宝光药业将 郎酒 集团纳入旗下,再通过宝光集团入主上市公司成都华联,在借壳上市唾手可得之时, 郎酒 退出宝光,暂停了迈向资本市场的脚步。2007年, 郎酒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当时 郎酒 方面曾表示将在三年后IPO上市,并于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但在最后关头, 郎酒 放弃了上市,“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再考虑上市,因为目前大股东策略更有利于 郎酒 的发展,”汪俊林此前对外表示。
这是继去年提出百亿销售目标后, 郎酒 又一个军令状。2016年12月28日,汪俊林明确提出 郎酒 的短期发展目标,2018年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利润率保持20%以上。事实上,2015年汪俊林刚刚复出之时就曾提出带领 郎酒 重回百亿的目标,“带领 郎酒 向100亿、200亿发展”。为实现百亿目标, 郎酒 进行了产品调整。2016年7月, 郎酒 将老 郎酒 事业部并入红花郎事业部,聚焦发展红花郎,统筹酱酒发展资源,与小 郎酒 事业部、郎牌特曲事业部、新 郎酒 事业部、郎牌原浆事业部,共同构成 郎酒 五大事业部。
而此次为了上市, 郎酒 低调地进行了准备工作。2016年 郎酒 集团将与酒有关的业务单元全部整合到四川 郎酒 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白酒生产、销售及配套产业的经营,并统一管理四川古蔺 郎酒 销售有限公司、四川省古蔺 郎酒 厂有限公司及各配套厂。此外, 郎酒 股份公司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汪俊林、付饶成为 郎酒 股份的董事长与总经理。汪俊林当时便表示,在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完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将寻求更大的资本运作。最终,在2017年初,汪俊林公布了 郎酒 上市的明确时间表,这也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上市时间。
北京商报记者就 郎酒 上市等相关问题向 郎酒 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 郎酒 方面并未给出回复。
业绩滑坡
郎酒 的业绩曾经历过山车式起伏。2002年,汪俊林掌管 郎酒 时, 郎酒 年销售不足5亿元。2007年销售13亿元,2008年销售21亿元,2009年销售达35亿元。然而此后 郎酒 的上市失利并未影响到销售业绩。资料显示,2010年 郎酒 集团实现58亿元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65.7%,其中红花郎是销售主打,占总销售收入的52%;老 郎酒 占13%。
2010年销售数据的持续高涨,让 郎酒 原有发展规划有所调整。当年, 郎酒 首次提出了“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时, 郎酒 的高端产品红花郎、青花郎等价格上调。
2011年, 郎酒 迅速进入百亿俱乐部,销售额分别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77.6%;2012年也完成了百亿业绩。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在“三公”消费政策影响下,白酒行业迅速陷入寒冬, 郎酒 业绩也陷入困境。定位高端的主力产品红花郎受“三公”消费影响,团购消费下降。同时,蔡学飞表示,2013年 郎酒 公布销售额为80亿元左右,但估计当时为50亿元,遭遇腰斩般的业绩滑坡主要是由于 郎酒 本身掠夺式的渠道扩张模式,酒并没有卖给消费者,而是积压在经销商,这让 郎酒 实现了短期内爆发,也造成了严重的库存问题,这也直接导致 郎酒 极弱的抗风险能力。资料显示,2013年5月28日四川省经信委发布的报告称, 郎酒 集团总库存达到65.9亿元,其中成品库存超过57.7亿元。
这一低沉的态势延续到了2014年, 郎酒 业绩不断下滑。据悉,2014年, 郎酒 销售额下降了70%。2015年, 郎酒 推出了两款“郎哥”新品,意欲提振业绩,但表现不尽如人意。同年,汪俊林复出,并展开了一系列改革。2015年, 郎酒 方面未披露具体销售数据,但表示2015年销售额增幅为30%。
2016年12月,在 郎酒 新领导选举的董事会上,汪俊林未明确披露当年销售数据,但表示销售业绩稳中有升。而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月, 郎酒 入库税金达到3.3亿元。
缺乏超级单品
蔡学飞指出,中国白酒主流是浓香型白酒,红花郎是酱香型白酒,小酒则是补充性产品,这是 郎酒 两款主力、全国性产品,但其实是“小众”产品。这两种酒销售多年,市场稳定,短期内销售火爆的可能性不大。另外, 郎酒 特曲、新 郎酒 和 郎酒 原浆实际上是区域性产品,并未打开全国市场。
此外, 郎酒 在现阶段产品线虽然完整,但存在产品老化严重、渠道利润微薄的状况;同时缺乏超级大单品,而超级大单品至少要在20亿元以上。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 郎酒 “一树三花”产品线早已形成,但2014年、2015年, 郎酒 也表示不新开品牌,全面停止开发与定制。至今, 郎酒 也只在2015年推出了两款“郎哥”新品。
此外,曾经有实力成长为 郎酒 超级大单品的红花郎,在经历了2013年的低谷之后,实力遭到削弱。数据显示,2015年红花郎全国市场完成15.1亿元,而在2011年,红花郎在 郎酒 103亿元的销售额中完成了60亿元的销售额。
北京商报记者登录 郎酒 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目前红花郎中销量最高的是一款53度500ml的红花郎10年,标价320元,总销量为2792笔。洋河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单价为318元的45度500ml洋河蓝色经典梦之蓝M1的总销量高达21259笔。
蔡学飞表示, 郎酒 实际上是有实力实现百亿目标的,因为 郎酒 曾经达到过这样的高度,但以 郎酒 目前的状况,两年时间内完成这一目标,实现销售额翻一番,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