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聂云宸不愿意他创始的 喜茶 被称作“网红”奶茶店,但8月12日两家 喜茶 在北京开业的状况直接坐实了其影响力,就连北京的雷暴天气也未能阻止消费者对中国第一网红奶茶的热情。
这两家店分别开在了朝阳大悦城和三里屯,是 喜茶 在全国的第60和61家门店。而且这两家店各有特色,在朝阳大悦城, 喜茶 与星巴克和7-Eleven为邻,门店面积约150平方米,在店内以“双水吧”的设计满足20名店员同时操作,出杯量也达到了日单3000杯以上,这是普通店的两倍;而三里屯 喜茶 则位于打卡圣地太古里,紧挨苹果店,以黑色风格示人,据说这是全国第三家黑金店,该店除了常规产品外还将加售一款黑金芝士茶。
喜茶 创立于2012年,原名“皇茶”,后因商标问题在2016年初更名为“ 喜茶 ”后,获得投资机构IDG资本以及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的超过1亿元融资。在资本助力下, 喜茶 开启了从广东向上海等一线城市扩张的路径。目前, 喜茶 在广州、深圳、上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区有分店61家(包括北京的2家),均为直营店铺,据今年6月数据, 喜茶 的营业额已过亿元。
上海门店排队的盛况延续到了北京,基于 喜茶 的网红特质,无一例外地,有买到 喜茶 的粉丝们开始在微博、朋友圈晒图,直到晚上22:00,仍然有微博网友表示需要排队三个小时,只好放弃。雨中排队的盛况甚至让消费者调侃“这些去排队的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也有评论表示“让旁边的星爸爸情何以堪”。
让星爸爸情何以堪的也许还包括, 喜茶 的营业额。虽然 喜茶 并未发布8月12日的销售情况, 喜茶 官方微信公众号曾表示,8月12日同时在这两家门店限量发售1万张北京插画会员卡,每张68元。而网上有人表示在场的人几乎不会拒绝卖会员卡的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售罄,意味着这两天仅会员卡费的收入就达68万元。
喜茶 能够得到追捧,一方面是购买不易带来的饥饿效应,更重要是抓住了年轻人需求。
喜茶 自称奶盖茶的始祖,独创了芝士奶盖,现在每个季度都推出新品,比如应季的桃子、芒果口味。 喜茶 不惜降低坪效、拓展店铺面积,从产品本身到装修氛围、Logo、包装设计,都迎合了年轻人对于设计感和舒适的需求。此外, 喜茶 还和酒店、化妆品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
喜茶 的出现也可以说是刚好抓住了茶饮市场这个机会。根据Euromonitor和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茶饮的市场规模近500亿,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
从进京第一天的排队盛况来看, 喜茶 在北京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吸引力。不过毕竟茶饮界正在涌现很多有竞争力的品牌,新鲜感过了之后,消费者的热情不知道会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