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双汇遭遇业绩寒冬后, 雨润 也深陷泥潭。8月25日晚间,中国 雨润 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雨润 食品”)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 雨润 营业收入为58亿港元,同比下滑35.4%;亏损5.5亿港元,同比亏损有所收窄。但对比收入的萎缩,实际上 雨润 食品经营恶化的情况并未明显好转。
根据 雨润 食品财报,在今年2月, 雨润 食品终止一家属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被视为附属公司的承包安排,导致失去该附属公司的控制权。今年上半年,该附属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损失为143.7万元。 去年3月, 雨润 食品出售一家属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予第三方,出售的净资产金额为1266.8万港元。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 雨润 食品员工总数从2016年底的1.2万人减少到1万人,在分销开支和行政开支上也省出了1.4亿港元。
今年上半年,猪肉市场价格回落,生猪价格由2017年1月第四周每公斤18.35元连续19周下跌至6月第一周每公斤13.58元后,震荡回升至6月第四周每公斤13.9元,环比上涨0.8%,同比下跌29.6%。这对于国内肉制品企业利好,但在此条件下, 雨润 食品的营收仍在下滑。
曾经的肉制品行业巨头, 雨润 食品正在遭遇最困难的时期。财报显示,2016年 雨润 食品收入167.02亿港元,较2015年下滑17.2%,亏损23.42亿港元,较上年亏损有所收窄,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193.1亿港元和99.19亿港元。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 雨润 食品历年财报发现,六年间 雨润 食品的营收几近腰斩。2011-2013年, 雨润 食品的营业额分别是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亿港元,营收逐年缩水,2016年的营收仅为2011年的一半。
在 雨润 食品发展的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事件则是董事长被执行监视居住。2015年3月27日, 雨润 集团旗下公司中央商场发布公告称,检察机关于2015年3月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才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雨润 食品2016年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日, 雨润 食品并无收到该事件的任何更新情况或与祝义才有任何联系。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董事长被执行居住监视,导致 雨润 食品的多个项目执行不下去,也会牵扯到欠款的问题。 雨润 目前“群龙无首”,持续经营能力也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出售的一些非核心资产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8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 雨润 食品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