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城
三座大山压顶 内地百货业掀关店潮
2024-01-14  浏览:23
百货公司的巨型招牌仍在阳光下闪耀,而行业景气度却降至冰点。今年上半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12家百货门店关闭。而截至九月,仅在珠三角就有3家百货相继关店。业内人士指出,受盲目扩张、电商冲击、同业竞争及中央反腐“节俭风”等因素影响,百货业“关店潮”料不断来袭。为了自救,百货公司纷纷“触网”,惟效果仍有待观察。
九月,广州的太阳依旧火辣。记者来到位于增城的摩登百货新塘店,发现门可罗雀,1到4层在封闭装修,不时传出施工的轰鸣声。类似关门大吉的情节,还在摩登百货西城都荟店上演,店门外十几米长的广告牌已清空,1到3层门店亦熄灯拉闸,整个商场暗了大片。
高成本低增长成常态
连关两门店的摩登百货发表声明称,2013年开业的西城都荟店,由于成本大幅增长,以致这家处于培育期的新门店亏损4671万元(人民币,下同)。而在2012年开业的另一家北京路店,也遇相同困难而亏损1759万元。
同样悄然关闭的新光百货佛山南海店,招牌也已拆下,门庭冷落,偌大的停车场稀稀疏疏停?几辆车。对于南海店开张不足2年就倒闭的窘境,新光百货事业部总经理胡立萍对大公报记者说:“撤场客观原因,是新店培育期成本太高,而业绩增长缓慢。”
“租金、人力和能耗成本就佔培育期成本七成,而且这些成本还都在涨。”胡利萍指,百货店普遍体量大,规模在1到4万平方米不等,一旦租金上涨,百货成本会暴增。“近年人力、能耗都在上
涨,新店培育举步维艰。”
据某网发布《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仅上半年,全国便有12家百货关
店。胡利萍指出,近年倒下的百货店往往是在2011年至2013年间开设的新店,“因为当时百货业处于上升期,到处跑马圈地,遇到行业恶化,这批培育期的新店便率先倒下。”
“这仅是开始,未来将现行业合併和同业收购潮,到时全国将只剩十多个百货巨头。”广州友谊商店的独立董事陈海权认为,百货自行“清理门户”将越演越烈,“高成本、低增长已成业内常态,百货业在为前几年盲目扩张埋单,不良门店会率先被砍掉。”
两公里内十几家同行竞争
百货扩张的同时,同业竞争已白热化为近距离“肉搏战”。在新光百货南海店附近,就有万科广场和万达广场两个商业地产即将开锣。胡利萍嘆息:“2公里内,有十多家百货公司同时竞争,新店难有立足之地。”
“百货现状是,前有狼后有虎。”胡利萍认为,除内部竞争激烈,外来网络电商冲击,也让百货业陷入低增长困境。“传统百货无法离开商圈,辐射范围有限。相反,网购在时间和空间都没有限
制,而且商品性价比高,改变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购物习惯。”
据商务部公布,中国上半年网络零售额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8%,比百货业高出26%。据世邦魏理仕调查,去年中国主要上市百货企业营业利润率已连续3年下滑。
此外,陈海权补充说:“百货业绩低迷还跟近年国内加强反腐有关,现在用购物卡消费奢侈品的人数直线下降。”广州友谊半年报披露,“节俭风”为其业绩同比下降近两成的原因之一。
“触网”自救效果待观察
“全省传统百货业绩双位数下降,转型电商或是出路。”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蔡勇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如今,珠三角大型百货店纷纷“触网”自救。“广百荟”、“摩登网”、“友谊网乐购”等传统百货新设网店遍地开花。蔡勇透露,省政府为鼓励传统百货转型,推出“广货网上行”活动,“我们会根据其在电商平台的让利幅度,给予补贴。”
但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与纯电商平台比较,传统百货网店在商品品种、价格和客服方面并无优
势。
“如果百货‘触网’还是维持‘店中店’模式,成功率极低。”陈海权认为,百货长期做线下联营,自营能力退化,无法适应对产品管理能力要求高的电商平台。对此,他建议百货“触网”需抛掉传统经营思维,可从“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入手,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在网店重新组合产品。
有大型百货忙改善网上平台。摩登百货某高层人士透露,将以“联营模式下的单品化管理”模
式,将网上单品与供应商后台数据对接,方便摸清供应商库存问题。亦有如新光百货等较小型百货表示,不会追赶“触网潮”,仍将深耕客户体验和会员服务。
发表评论
0评